混捏机是一种将焦炭、煤粉、煤粉油、沥青等原料进行搅拌混合的专用设备。比如专利号为7.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双加热双搅拌预热混捏锅”就是其中的一种较为先进的混捏机。
现行的混捏机的搅刀、卸料门没有加热功能,设备工作室和刀体温度偏低,不适合加工软化点较高的改质沥青等原料,而且由于温度达不到要求导致生产效率偏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高效混捏机。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工作室和搅刀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得到加热,以适应改质沥青的加工。
一种高温高效混捏机,包括由四个侧壁和上盖围成的工作室,该工作室下部设置有卸料门,左搅刀和右搅刀均安装在所述工作室内,其特征是在四个侧壁、上盖、左搅刀和右搅刀以及卸料门上均设置有循环油路;在工作室一侧设置有带有进油口的进油分油缸,在工作室另一侧设置有带有出油口的回油分油缸;四个侧壁、上盖、左搅刀和右搅刀以及卸料门上的循环油路分别通过管路和阀门与所述进油分油缸和回油分油缸连接。
进油分油缸与右搅刀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第一阀;进油分油缸与左搅刀之间的管路上串联有第二阀和第三阀;第四阀和第五阀互相串联,一端连在第二阀和第三阀之间的管路上,另一端连在卸料门上;第六阀一端连在左搅刀上,另一端连在第五阀与卸料门之间的管路上;第七阀一端连在右搅刀上,另一端连在第四阀与第五阀之间的管路上。
本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导热油从进油口和进油分油缸进入四个侧壁、上盖、左搅刀和右搅刀以及卸料门上的循环油路,往复循环,对搅刀和工作室进行加热,采用本实用新型,混捏机可加工软化点120℃的改质沥青,同时,混捏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另一方面,通过打开或者关闭阀门,可根据需要对不同部件进行选择加热,以达到整体温度平衡。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由四个侧壁和上盖3围成的工作室,该工作室下部设置有卸料门11,左搅刀4和右搅刀13均安装在所述工作室内。
在四个侧壁、上盖3、左搅刀4和右搅刀13以及卸料门11上均设置有循环油路;在工作室一侧设置有带有进油口1的进油分油缸2,在工作室另一侧设置有带有出油口6的回油分油缸5;四个侧壁、上盖3、左搅刀4和右搅刀13以及卸料门11上的循环油路分别通过管路和阀门与所述进油分油缸2和回油分油缸2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安装在主机座10上的液压站7、同步齿轮箱8以及电控柜9,同步齿轮箱8被电机带动输出搅刀旋转动力,液压站7提供设备所需液压动力,电控柜9为设备电气控制部件。旋转接头12将进油分油缸2和循环导热油油路连接起来。
进油分油缸2与右搅刀13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第一阀14-1;进油分油缸2与左搅刀4之间的管路上串联有第二阀14-2和第三阀14-3;第四阀14-4和第五阀14-5互相串联,一端连在第二阀14-2和第三阀14-3之间的管路上,另一端连在卸料门11上;第六阀14-6一端连在左搅刀4上,另一端连在第五阀14-5与卸料门11之间的管路上;第七阀14-7一端连在右搅刀13上,另一端连在第四阀14-4与第五阀14-5之间的管路上。
当打开第一阀14-1、第三阀14-3、第四阀14-4、第六阀14-6和第七阀14-7,关闭第二阀14-2和第五阀14-5时,系统加热卸料门11、左搅刀4和右搅刀13。
当打开第二阀14-2、第三阀14-3、第六阀14-6,关闭第一阀14-1和第五阀14-5时,系统加热卸料门11和左搅刀4。
当打开第一阀14-1、第五阀14-5和第七阀14-7,关闭第二阀14-2、第四阀14-4和第六阀14-6时,系统加热卸料门11和右搅刀13。
当打开第二阀14-2、第四阀14-4和第五阀14-5,关闭第一阀14-1、第三阀14-3、第六阀14-6和第七阀14-7时,系统加热卸料门11。
权利要求1.一种高温高效混捏机,包括由四个侧壁和上盖(3)围成的工作室,该工作室下部设置有卸料门(11),左搅刀(4)和右搅刀(13)均安装在所述工作室内,其特征是在四个侧壁、上盖(3)、左搅刀(4)和右搅刀(13)以及卸料门(11)上均设置有循环油路;在工作室一侧设置有带有进油口(1)的进油分油缸(2),在工作室另一侧设置有带有出油口(6)的回油分油缸(5);四个侧壁、上盖(3)、左搅刀(4)和右搅刀(13)以及卸料门(11)上的循环油路分别通过管路和阀门与所述进油分油缸(2)和回油分油缸(2)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高效混捏机,其特征是进油分油缸(2)与右搅刀(13)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第一阀(14-1);进油分油缸(2)与左搅刀(4)之间的管路上串联有第二阀(14-2)和第三阀(14-3);第四阀(14-4)和第五阀(14-5)互相串联,一端连在第二阀(14-2)和第三阀(14-3)之间的管路上,另一端连在卸料门(11)上;第六阀(14-6)一端连在左搅刀(4)上,另一端连在第五阀(14-5)与卸料门(11)之间的管路上;第七阀(14-7)一端连在右搅刀(13)上,另一端连在第四阀(14-4)与第五阀(14-5)之间的管路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高温高效混捏机,在四个侧壁、上盖(3)、左搅刀(4)和右搅刀(13)以及卸料门(11)上均设置有循环油路;在工作室一侧设置有带有进油口(1)的进油分油缸(2),在工作室另一侧设置有带有出油口(6)的回油分油缸(5);所述循环油路分别通过管路和阀门与所述进油分油缸(2)和回油分油缸(2)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混捏机可加工软化点120℃的改质沥青,同时,混捏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探索新型氧化还原酶结构-功能关系,电催化反应机制 2.酶电催化导向的酶分子改造 3.纳米材料、生物功能多肽对酶-电极体系的影响4. 生物电化学传感和生物电合成体系的设计与应用。
1.高分子材料的共混与复合 2.涉及材料功能化及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高分子热稳定剂的研发
高分子生物材料与生物传感器,包括抗菌/抗污高分子材料、生物基高分子材料、超分子水凝胶、蛋白质材料的合成与自组装、等离子体聚合功能薄膜、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谱(SPR)、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生物传感器等。
1. 晶面可控氧化铝、碳基载体及催化剂等高性能、新结构催化材料研究 2. 乙烯环氧化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 3. 低碳不饱和烯烃的选择性氧化催化剂及工业技术开发
1. 加氢精制 2. 选择加氢 3. 加氢脱氧 4. 介孔及介微孔分子筛合成及催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