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白名单比赛是经过官方严格认可的正规赛事,对于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以及未来的发展确实是有一定帮助的,不过我们也需要以理性的态度去看待它所起到的作用。下面就为大家详细分析一下教育部白名单比赛的作用,并且推荐一些适合少儿编程参与的比赛。
可浏览我们的官网【易源信奥】进一步了解,内包含白名单编程赛事的真题解析、精品题库、c++和图形化在线编辑器,便于进一步接触少儿编程学习!
教育部白名单赛事都是经过教育部的严格审核才确定下来的。教育部在审核的过程中,会确保比赛的方向与国家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不会出现与教育目标相悖的情况。而且这些比赛不会涉及到商业利益方面的问题,非常纯粹地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是非常适合学生去参与的。
在准备白名单比赛的过程中,孩子的能力能够得到系统性的提升。比如说编程能力,孩子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运用编程知识来完成比赛任务,从而让自己的编程水平得到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也会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锻炼,使思维更加清晰和有条理;创新能力则体现在孩子需要想出独特的解决方案和创意来完成比赛项目;团队协作能力对于一些需要团队合作完成的比赛项目来说就更加重要了,孩子要学会与队友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特别是在算法设计和项目实践等核心技能方面,孩子会有更深入的学习和提升。
虽然相关政策已经明确表示白名单比赛不会与升学直接挂钩,但是在实际情况中,部分学校在进行科技特长生选拔、综合素质评价或者是高校的强基计划时,会关注学生的相关竞赛经历。就拿 CSP-J/S(信息学奥赛初阶)来说,它的成绩就常常被许多重点中学作为科技班录取学生的参考依据。也就是说,如果孩子在 CSP-J/S 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那么在报考这些重点中学的科技班时,就会更有优势。
当孩子在白名单比赛中取得成果时,无论是获得奖项还是完成了一个出色的项目,这都会大大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心的支撑,孩子就会更有动力在科技领域继续探索和学习,不断地追求更高的目标。
根据 2022-2025 学年教育部白名单,在这里为大家推荐以下一些编程及科创类赛事:
特点:这个比赛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图形化编程、Python、算法、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多个方向。而且比赛的难度是分层明确的,从小学到高中各个年龄段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难度的项目来参与。
推荐理由:由于它的普及率很高,很多学生都参与过这个比赛。并且比赛侧重考察学生的应用能力,对于编程初学者来说,可以通过参与这个比赛来了解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对于进阶学生来说,也能在比赛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编程应用水平。
特点:在这个比赛中,学生需要提交与编程相关的科技创新项目,比如智能硬件的设计和开发、AI 应用的创新实践等。比赛非常强调项目的完整性和创新性,不仅要求项目有实际的功能和应用价值,还需要有独特的创新点。
推荐理由:通过参与这个比赛,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科研思维,学会从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施项目到最终总结成果的整个科研过程,非常适合有一定项目经验的孩子参加。
特点:比赛分为 Scratch、Python、C++ 等不同的组别,主要考察学生的算法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通过不同组别的设置,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和编程水平学生的需求。
推荐理由:赛题的设置非常贴近实际场景,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需要将所学的编程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编程实战能力非常明显。
特点:这个竞赛主要使用 C++ 语言来考核学生的算法与数据结构知识。其中 CSP-J/S 是省级认证,NOI 则是全国决赛。随着级别的升高,比赛的难度也会逐渐增大。
推荐理由:它的含金量极高,在信息学领域有着很高的认可度,是名校选拔信息学奥赛人才的核心通道。如果学生在这个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对于进入名校的相关专业会有很大的帮助。
特点:比赛结合了编程与机器人控制,比如会涉及到乐高 EV3、VEX、单片机等机器人设备的使用。比赛注重软硬件的协同,学生不仅要掌握编程知识,还要了解机器人的硬件结构和控制原理。
推荐理由:对于对机器人感兴趣的孩子来说,这个比赛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通过参与比赛,孩子可以培养自己的跨学科能力,将编程知识与机器人技术相结合,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小学低年级:建议从机器人编程入手,可以选择参加如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世界机器人大会青少年机器人设计与信息素养大赛、中国芯相关比赛、劳动技能大赛等。这些比赛相对来说更注重趣味性和动手能力,适合年龄较小的孩子。
小学高年级 + 初中:可以尝试参与 Python 相关的比赛,或者是 CSP-J 比赛,也可以参加蓝桥杯。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编程基础,可以挑战一些更有难度的比赛,提升自己的编程能力。
高中:可以冲刺 CSP-S/NOI 这样的高级别比赛,或者是深入参与一些深度科创项目。高中阶段的学生编程水平和综合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升,适合参与更具挑战性的比赛和项目。
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要避免盲目地 “刷奖”。不能仅仅为了获得奖项而参赛,更要重视备赛过程中的知识积累。比如通过参与 CSP-J/S 比赛来学习算法思维,通过参加科创大赛来锻炼自己的项目管理能力等。要将比赛作为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而不是单纯追求奖项。
教育部白名单每年都会有一些微调,所以要及时通过教育部官网或者学校的通知来获取最新的赛事信息。这样可以避免参与到非正规的竞赛中,确保自己的参赛经历是有价值的。
教育部白名单比赛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编程能力和创新成果的平台,并且通过参与比赛,孩子可以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是在当今人工智能时代,编程竞赛的经历可能会成为孩子未来升学的 “软实力”。建议家长和孩子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选择 1-2 项赛事来参与,以学习为导向,合理平衡竞赛与日常学业之间的关系,避免过度追求功利化的结果。
科技咔 少儿编程老师一枚 信奥赛小达人 擅长培养科技特长生 小升初、初升高、高考正侧通